院校践行-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一二三”特色党建育人更多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9-21

党建引领当创新先锋,产教融合育时代新人

——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一二三”特色党建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为破解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力,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以下简称佛山基地),基地按照“高校+中心+示范点”模式运行,其中高校为广东省研究生培养层次高校,示范点为佛山市领军企业,中心作为日常管理机构挂靠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基地自成立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依托佛山基地政产学研育人载体,针对基地党员流动性大、来源多元化等特点,创设“一二三”特色党建育人模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研究生联合培养,坚持“技术培根,党建铸魂”,引导形成良好育人氛围,不断提高育人成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爱岗敬业、匠心匠德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一、基地党建基本情况

2015年广东省成为全国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4个省市之一,佛山基地是广东省推进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投入建设基地平台,促成校、企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特殊的建设背景与管理机制,以及研究生党员群体本身的特点,构成了佛山基地特殊的研究生党建工作基础。

1.基地是多方融合体。佛山基地是政府投入建设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进驻了省内15所高校与70家佛山企业,联合培养专业领域多达27个,联合培养研究生366人,研究生因各种原因退出、进驻频繁,流动性高,因此基地具有多学科、多高校、多企业、多流动“四多”特点,各方在基地中心的推动与管理下,以项目对接为主线完成高校、企业配对,各专业领域研究生进驻企业完成联合培养。基地的“四多”特点,形成多方融合体,同时研究生党员零散分至70家联合培养示范点,增加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难度。

2.工程硕士特殊学制。基地绝大部分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教育部规定工程硕士必须依托产业、行业培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一般是高校理论学习1年,企业专业实践至少1年。研一阶段研究生在高校学习理论,研究生党建工作在高校组织下有序、规范进行,研究生党员在高校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等多方引导帮助下成长进步。进入企业后,研究生党员随配对项目分散至各企业研发部门,研究生党员组织关系虽然在高校,但很难保证能够回高校参加组织生活。由于研究生在企业的特殊身份,企业或企业导师很难兼顾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研究生党员在离开高校进入企业后会出现管理盲区,必须通过新的党建工作机制解决衔接问题。

3.研究生党员群体特点。进入基地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是成人,大多心智成熟,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研究生党员更是其中佼佼者,研究生党员占比近30%。在党的熏陶教育下,研究生党员信念坚定,组织观念强,模范引领作用明显。

另外一方面,研究生分布在多学科专业,身份来源多元化,包括应届与社会考生、农村与城市、大专与本科、名校与非名校等;成长目标不一,有的准备攻读博士研究生,有的为进入500强积累经验。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在导师一对一的带领下开展学习和科研训练,研究生集体观念较为淡化,因此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形式单一、质量普遍不高,组织生活容易形式化。

二、特色”一二三”党建育人模式

党建是工作的一把利刃和加速器,加强党建工作能够加速佛山基地建设进度,加倍建设成效,真正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爱岗敬业、匠心匠德的高素质工程人才。结合佛山基地研究生党建工作基础,佛山基地构建了“一中心、二主体、三举措”研究生特色党建育人模式,简称“一二三”模式,即基地是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中心,校、企是研究生党建的双主体,导师育人、课程育人、项目育人是党建全方位、全程育人的三大举措,充分发挥党建对研究生成人成才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放大佛山基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引擎作用。

(一)党建育人目标

党建引领研究生联合培养,以“技术培根,党建铸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爱岗敬业、匠心匠德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二)“一二三”模式

1.一个中心:筑“心”家,填盲区

佛山基地实行“高校+中心+示范点”模式,其中基地中心的作用就是“挑担子”,为研究生离开高校进入企业这段党建盲区担起责任,承担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中心职责,工作范围包括党员思想教育、日常行为管理,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凝心聚德,引导研究生党员积极投身研发、成人成才。通过中心的党建责任担当,配备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中心的党建育人管理职责,为离开高校进入企业的“流动研究生党员”筑起一个“心”家,做到党建学习“离校不离学”,填补党建工作的盲区。

(1)定期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图1:临时党支部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

基地定期组织研究生党员政治学习,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讲话、视察广东等重要讲话,要求研究生党员学会弄懂做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站位。要求研究生党员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主动同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违反行为划界限、作斗争。

(2)注重活动凝心,营造积极氛围

图2:党建主题日教育活动

图3:研究生篮球赛

图4:研究生征文比赛

基地根据政治学习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结合研究生研发岗位要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先后开展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攀高峰,绽放青春”主题日教育、“我们都是追梦人,我的研发故事”主题征文等活动,通过活动凝心,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成效。

(3)强化党员身份,做好模范引领

图5:月度之星评选

图6:第一期党员研发尖兵训练营

基地每月开展月度之星评选活动,每次评选2名,颁发奖状。定期组织研究生党员参加“研发尖兵训练营”活动,通过军训、拓展活动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特定教育活动,让研究生党员识别自身党员身份,让普通研究生监督这种身份,提高研究生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做好模范引领,让更多的研究生能积极投入学习科研。

2.二个主体:全过程、全方位

基地肩负研究生联合培养期间党建中心职责,统领研究生党建工作,研究生党建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环节,高校、企业仍然是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双主体,是研究生学习、工作的主战场,尤其是校内外双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与学术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压实与落实党建育人仍然在高校与企业,高校、企业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贯穿于研究生联合培养全过程。基地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督查与沟通,建立校内外导师定期与研究生沟通制度,要求每周至少联系1次,做好重点研究生的排查与情况反馈,及时将研究生相关情况反馈至高校,不定期组织召开高校、企业座谈会,加强各方沟通协作,落实高校、企业党建双主体责任。

3.三大举措:培根铸魂,培育新人

三大举措是基地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抓手和实施途径,具体为:

(1)导师育人,落实主责。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再次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2018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要求,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强调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强化了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是研究生导师必须满足的三大基本素质要求。由此可见,导师是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责任人。

图7:巡查督导双导师制落实情况

佛山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基地重视导师育人的关键作用,严守导师门槛条件,建立导师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每年在项目征集、配对前,发函要求各高校审核校内导师资格,分配招生指标时,重点倾向培养成效好的校内导师,及时将校内导师进驻企业情况及校企合作情况反馈给高校研究生院/处。先后修订两次校外企业兼职导师遴选考核办法,增加了企业导师政治审查环节,弥补了过去只要求业务能力的偏差,通过引进第三方高校导师方式加强对企业兼职导师学术能力的指导。建立联合培养质量督导团制度,定期组织督导下企业检查,要求校内外导师汇报指导研究生情况,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

(2)课程育人,端正操守。基地注重发挥课程育人作用,通过《工程伦理》、衔接课程、乡土文化课程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操守。其中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全国最早开设《工程伦理》课程的高校之一,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课程培训,为控制工程专业领域研究生开设公共必修课,培养工程硕士良好的职业操守。研究生进入企业前,为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帮助研究生尽快适应企业岗位,基地开设衔接课程、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这些课程均为校内外导师根据企业研发项目必需的知识内容和研究生实际情况开设,保证了研究生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帮助研究生更加精准依托项目开展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工程领域职业能力。此外,衔接课程培训还包括企业技术主管、人事主管讲授的行业标准、企业规范等内容。

图8:乡土文化课程学习交流

基地还因地制宜开设乡土文化课程,明清以来佛山一直是手工业、制造业重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发源地,涌现出许多近代工业人物及技术,其中詹天佑被称为“中国近代工程之父”,邹伯奇是中国第一台照相机发明者,陈启沅、陈澹浦开启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时代,被称为广东近代机械制造业先驱。通过挖掘佛山本土岭南文化,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育人的优势,用有温度的乡土人物、有生命力的道理,提高工程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解决当今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操守培养欠缺问题,提高基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成效。

(3)项目育人,磨练意志。佛山基地以项目制驱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通过企业研发项目,在企业兼职导师指导下基地研究生完成研发训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并以研发项目为来源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因此项目组是研究生育人的基层载体,也是党建的重要载体。基地注重发挥项目组在研究生成长中的作用,通过与企业沟通协作,加强项目组技术指导力量,尤其是重视项目组对研究生的正能量影响,条件具备的项目组,基地帮助建立党支部,2017年佛山市新光宏锐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了研发一部党支部,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宁佩、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朱振武就在其中,朱振武同学联合培养期间成果突出,获得全国优秀工程专业实践成果奖。另外,通过项目育人也是非常有意义,研究生离开学校刚接触研发项目,往往不能一蹴而就,甚至能力距离要求相差甚远,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在项目组成员的帮助下,研究生逐渐熟悉研发过程,学会接受挫折,求真务实和拾级而上,不断磨练自身意志品质,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永不放弃,将自己打磨成一个真正的具有较高党性修养的科学者。

三、党建育人成效

在“一二三”特色党建育人模式的引领下,佛山基地研究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要,勇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他们离开高校走向企业研发一线,勇攀技术创新高峰,形成了“人人有成果,个个争先锋”的良好学习成长氛围,联合培养成果突出。联合培养期间,有11人成为中共党员,有1人获全国第五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1人获得广东省优秀研究生,涌现出许多成功育人案例。

1.育人成效显著。联合培养特色鲜明,成效突出,首届联合培养研究生人均成果2件(研究生党员人均5件),研究生转让专利成果2件(中共党员朱振武),研究生成立创业公司2家(其中1家为中共党员朱振武创立),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基地毕业研究生平均薪酬高于非基地毕业研究生的23.7%。

 

图9:首届联合培养研究生成果

2.服务产业突出。联合培养研究生对佛山产业贡献度高,超过50%的毕业研究生选择留在佛山就业,近200名高校导师进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1600多项,推动建立首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助力5家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帮助70家企业提高生产总值超过5000万元。

表1:高企培育成长一览

序号

企业创新培养示范点

加入基地时间

获批高企时间

1

华芯微特科技有限公司

2015

2018

2

佛山市贝瑞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15

2016

3

广东养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2016

2018

4

广东睿道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2016

2017

5

佛山市科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6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