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产教融合开路先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一、基本情况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共建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简称佛山基地),佛山市财政投入近500万元建设基地,省内15所高校和70家佛山领军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618人,毕业研究生人均专利成果2件,平均薪酬高于非基地毕业研究生的23.7%,研究生转让专利成果2件,成立创业公司2家。近200名高校导师走进企业解决技术问题1600多项,超过50%的毕业生留在佛山服务,助力5家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产值超过5000万元。
二、主要特色
(一)“1(桥梁)-3(协同)-5(融合)-7(转化)”创新培养体系
1个桥梁:省市共建基地中心服务平台
3个协同:政府、高校、企业
5个融合:政、产、学、研、用
7个转化:管理向服务转化、理论向实践转化、学向用转化、科研成果向企业效益转化、课堂教学向车间教学转化、单一导师培养向主副导师培养转化、立足于论文的实验室研究向服务于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转化
(二)“高校+中心+示范点”运行模式
高校:15所省内研究生培养高校
示范点:70家佛山领军企业
中心:由政府成立,设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负责基地日常管理。基地中心投入经费和政策,校、企通过企业研发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以此促进校企协同创新,形成双赢机制。
(三)“五育人”特色举措
1.特色党建引领育人。成立临时党支部,构建“一二三”党建育人模式。
2.主副导师关键育人。高校导师、企业兼职导师为主导师,企业人事管理专员、研发工程师分别为德育导师、实践导师,组成副导师。
3.课程思政全程育人。高校、基地、企业分别开设理论课程、岗前衔接课程、研发课程,实现全阶段课程思政育人。
4.研发项目精准育人。以研发项目开展研发训练、学位论文写作,精准育人。
5.质量制度保障育人。制订了质量巡查等管理办法,确保联合培养规范和质量。
三、合作成效
解决了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环节薄弱、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指导方式单一等问题,实现了工程硕士培养“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企业里”,涌现出朱振武、陈文贵等优秀研究生,打通了高级工程人才培养和高校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图/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