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经验交流会闭幕会上的讲话(摘要)更多 +

来源: | 发布时间:1989-04-12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
在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经验交流会闭幕会上的讲话(摘要)

 (19892月根据记录整理)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大家交流了经验,认真讨论修改了两个文件,对今后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次会议,各校都认真总结了经验。材料有三种,一种是综合性,比较全面的经验总结;一种是典型材料,导师和研究生的个人经验总结;还有一种是培养方案。由于会议时间有限,在大会上交流的只有八位同志,小组会也交流了经验,但毕竟是少部分。因此,希望大家重视和研究各校送到会上的材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对两个文件,经过大家讨论,总的说来,是肯定的,反映了这几年工作的经验,当然,大家也提出不少修改意见。特别是设置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两种学位会不会引起不好的影响,我想在修改时可以加以考虑。还是一种学位,一个水平,不同规格,不存在工程类型硕士生标准降低的问题,准备请研究小组负责汇总大家的意见,改出一个稿子,送教委审查下发。

下面,谈几点个人对这次会议讨论的几个问题的认识和意见。不是什么新的意见,但有些问题要再强调一下。

一、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对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重要的思想收获是进一步明确了大力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是工科研究生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要转变。早在一九八四年工科十一所院校的建议中就提出在工学硕士中明确提出培养工程类型的硕士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措施。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大家的体会加深了。在这次会上,不少同志都认为,工程类型的硕士生,主要是为厂矿企业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科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重要途径,是工科研究生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要转变。过去我们培养的硕士生,毕业后多数是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这是必要的,今后也还要继续培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的变化,必须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来一个转变,也就是在继续培养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的同时,要大力为厂矿企业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方面是由于厂矿企业急需这样一批人才,工科研究生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尽到自己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工科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今后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的补充已相对稳定,大量的需要还是在厂矿企业方面。如果能把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为厂矿企业输送一批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工科研究生教育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就能更自觉、更主动地来抓这个工作,其结果将会有很大的不同。强调办学指导思想的转变,不是否定过去的成绩,而是反映形势的发展和我们主观认识上的深化。

从这次会议上反映的情况看,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截止一九八八年,工科毕业硕士生分配到厂矿企业去的,除个别学校(如同济、上海交大等)外,多数都在10%以下(当然,这些也有计算口径问题,会后准备研究一下)。如果今后几年这种情况没有大的改变,很难说,我们已经做到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因为广大的厂矿企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只有很少一些工科硕士生去,就很难说,已经在主动适应上尽到了责任。如果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对这种分配情况就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深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当前确有不少厂矿企业不能接受很多的工科硕士生。目前一些企业不能接受很多硕士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厂矿企业说,因为当前进人指标受限制,不能要;或在对工科硕士生的规格要求不了解,甚至有看法,不敢要;或在有些企业有领导行为,不需要,等等。从学校说,对我们培养出来的硕士生规格要求如何适应厂矿企业的需要,也没有解决好。不少工科硕士生到厂矿企业工作的思想不明确,到了企业工作不安心(上海总工联谊会所属工厂非常需要硕士生,如能签十年合同,可以大量的要)。在业务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有不足之处。有的硕士生到了企业,上手慢。

我们要看到企业不能接受很多毕业硕士生的情况,随着企业生产进一步的发展,对技术人员素质要求进一步的提高,会改变的。国家也正在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三大的基本路线,要求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使经济建设站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对我们学校来说,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培养的硕士生素质,在思想素质和能力上,能否更好适应厂矿企业的需要。首先,这些硕士生要愿意到企业中去;其次,去了以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需要。当然,这些人今后还应该有后劲。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工作做必要的改革。如果能从思想教育、业务培养以及就业指导等环节上自觉加以改进,提高培养质量,这样,整个局面就有可能打开,就会有所突破。

开轩同志在上次大会上提出再用四年时间,使这项工作能遍地开花,或工程类型硕士生成为工科研究生中的一种主要培养模式,昨天听了汇报,再次强调这个意思。对一些重点大学来讲,应该更快地做到这点。因为这些高校培养博士生还不断增多,博士生主要培养高校师资和科研人员。因此,这些学校培养的硕士生,应该更多地到厂矿企业。要下更大力气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从这次会上交流和讨论的情况看,高校要做好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除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外,在今后工作中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一)   组织好生源。看来,生源还是要多渠道。

一种是由厂矿企业推荐优秀在职人员来报考。经过培养,再回到厂矿企业去。目前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要着重抓,由少到多,逐步扩大。北京科大等校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还是收到了较好地效果。特别是他们通过导师与厂矿搞科研合作,从中物色人选,请厂矿推荐,这些做法还是有效的。导师通过合作,能取得课题和经费,积极性还是有的。一种是从一般招收的有一些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其中一部分可以作为定向或委托培养。其他即使不定向,只要指导思想明确,工作做得好,就业引导,毕业后分配到厂矿企业中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多的。

招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该只是少量的,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安排下厂,加强实践锻炼,毕业后分配到厂矿去。

(二)   制订好培养方案。

有了培养方案,就要根据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切实保证质量。根据大家谈的意见,基础理论要打好,不能忽视。知识面要宽,然后着重解决熟练阅读专业书籍。为此,入学前,还要坚持必要复习,不要把入学起点搞得过低。通过培养工作,要特别加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要直接承担厂矿企业提出的课题。只要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就是合格,就能授予学位,他们到了厂矿,在实践中表现出既有前劲,又有后劲,就是高质量、高标准。不能以另一种类型的标准来要求工程类型硕士生。为了厂矿企业的需要,可以发展在职培养的方式。

(三)加强就业指导。

除了定向和委托培养外,对一般硕士生要加强就业指导。双向选择,要在一定的分配原则指导下进行。今后工科硕士生应该有更多的人能到厂矿企业去工作。学校要多做工作,要从入学开始,到毕业分配,特别是平时教育中,结合多种场合,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硕士生能到厂矿企业去工作。有的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没有负责分配工作的,也要十分关心硕士生的分配。今后每年工科硕士生分配到厂矿企业的数字,由少到多,尽快改变目前这种局面。

我们的工作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还要迎着困难上,从学校讲,不是完全无可作为,依靠提高我们培养的质量,完全可以取得厂矿企业的信任和支持,可以打开新的局面。一方面,抓紧地做好工作,另一方面,期望也不能过高,一下子就能打开局面。但这个正确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下去。

三、希望各主管部门和厂矿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大力支持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这些学校的同志都表示愿意为厂矿企业多培养一些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但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厂矿企业的密切合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天会上几位厂矿企业和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的发言,充分表达了厂矿企业和主管部门大力支持这项工作,我们和高校的同志们深受鼓舞。

对厂矿企业支持这项工作,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一是推荐优秀生源。特别是大学本科生比较多的厂矿,做到这一点是不难的,也有利于稳定和提高自己的技术人员队伍。二是提供科研来源和相应的科研条件。学校在科研上还是有优势的,可以协助厂矿企业解决不少问题。三是组织一定的高职称技术人员参加指导。四是为攻读学位的硕士生解决后顾之忧。有些办法,可以是由厂矿搞起来(如干部到乡镇企业工作,可以保留干部身份,中央未发文件,北京市发了,不少地方也做了,中央有关部门也赞成),不必都等红头文件。做的对,上面不会出面阻止。五、创造条件,主动接受一些工科硕士生。

对各主管部门支持这项工作,也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一是结合各种机会,向厂矿企业领导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组织推动定向和委托培养工作,不仅吸收本系统学校参加,也可吸收系统以外有关高校参加,帮助一些学校组织落实生源;三是根据本系统情况采取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支持厂矿推荐优秀的在职人员读硕士生;四是组织交流这方面的工作经验。

四、在这次会后国家教委想以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

首先:对这次会议上讨论修改后的文件,加以审定,尽早正式下发。其次:会后把这项试点工作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继续抓下去。准备就这次到会的范围,选一些学校和部门,作为重要联系的单位。主要就组织生源、制订工程类型培养方案等项工作做进一步的调研,并考虑与有关主管部门对如何促进厂矿企业选拔优秀的在职人员来考研究生,研究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希望到会的学校在今年九月这批工程类型硕士生入学后,将贯彻这次会议的做法,今年新招这些硕士生的情况、采取的培养措施以及遇到的问题,向教委作一书面汇报,以便汇总研究。适当时候,还可以开一次小型的交流会。第三,加强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宣传工作。打算通过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等报刊宣传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重要意义,高校和厂矿企业合作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做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等,以引起社会,特别是厂矿企业的重视和支持。请各主管部门和高校也能重视这一工作。

今后按教委内部分工,这项工作将很快地转到由高教司负责。有关材料可直接报送国家教委高教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