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工程领域
-
光学工程领域
-
仪器仪表工程领域
-
材料工程领域
-
冶金工程领域
-
动力工程领域
-
计算机技术领域
-
电气工程领域
-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
软件工程领域
-
控制工程领域
-
水利工程领域
-
测绘工程领域
-
化学工程领域
-
矿业工程领域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
-
地质工程领域
-
纺织工程领域
-
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
-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
-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
-
安全工程领域
-
兵器工程领域
-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
-
农业工程领域
-
林业工程领域
-
环境工程领域
-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
食品工程领域
-
航空工程领域
-
航天工程领域
-
车辆工程领域
-
制药工程领域
-
工业工程领域
-
工业设计工程领域
-
生物工程领域
-
项目管理工程领域
-
物流工程领域
第五届全国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8年10月16-19日 青岛)
第五届全国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6日-19日在山东科技大学召开。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等17所高校的领导及专家共36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协作组组长单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处文冠华处长主持,山东科技大学靳奉祥副校长到会祝贺并讲话。靳校长强调,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各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增进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高层次测绘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1.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本协作组组长李斐教授传达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并介绍了近2年协作组的有关工作情况;
2.武汉大学张松波教授详细汇报了《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标准(草案)》的制订情况,代表们认为,针对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制定一个可操作性强的学位标准十分必要,这将对规范本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会代表对《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标准(草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本领域覆盖范围、学科基础、知识结构等细节部分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求课题组在充分吸收各种意见后进一步完善《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标准(草案)》,并将修改稿返回各培养单位进一步征求意见后再报送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3.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处文冠华处长分析了本领域招生情况后,向大会交流了武汉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与做法。
4. 协作组秘书郭重奎同志汇报本领域自评估工作开展的情况,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共有14所高校完成了本领域自评估工作。他们是:武汉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桂林工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会后将向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交自评估报告。
5.介绍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核心教材建设情况;2007年经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准本领域“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摄影测量原理与应用”等3门课程作为一期建设的核心课程,目前,“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已正式出版,“摄影测量原理与应用”已提交出版社待出版,代表们对上述2种教材分别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希望在教材出版或再版时充分采纳。
6.代表们还对全国工程硕士报考、培养、评估等工作进行了讨论,一致建议GCT考试报名条件应充分重视考生获得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前的工作经历,同时建议在开展评估工作中,“生源是否集中”不宜作为评价标准,而应充分考虑领域和行业的特点。
7.会议初步议定本领域下一届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全体会议代表对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工作和周到服务表示感谢,同时也衷心感谢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对会议的大力支持。
全国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协作组
2008年10月19日
附件:参会单位名单
武汉大学 |
1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0 |
山东科技大学 |
2 |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11 |
同济大学 |
3 |
成都理工大学 |
12 |
河海大学 |
4 |
西安科技大学 |
13 |
北京交通大学 |
5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14 |
河南理工大学 |
6 |
中国矿业大学 |
15 |
长安大学 |
7 |
吉林大学 |
16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8 |
江西理工大学 |
17 |
东华理工学院 |
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