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求》解读 严建华:紧扣需求 坚持标准 改进评价体系助推卓越工程师培养更多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5-09

紧扣需求 坚持标准:改进评价体系助推卓越工程师培养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教授 严建华

  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和人才出口的指挥棒,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是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底,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教研〔2023〕2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两种学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强化两类学位在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的差异化要求,明确分类推进学位论文评价改革。《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的印发,是对《意见》的重要落实,对加快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是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标准之一,工程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就要紧扣需求、坚持标准,改进评价体系指导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培养机制的建立,造就更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

  作为较早一批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学位类别,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坚持着走在前列的优良传统。2011年,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工程教指委)即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较单一,不利于引导工程硕士面向工程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的痛点,开展了对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重点研究,发布了《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试行)》,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为本次制定《基本要求》沉淀了有益经验。然而相对于学术学位,专业学位评价起步晚,加之工程类专业学位涵盖电子信息等8种类别,类别之间差异较大,如何形成一套具有广泛行业共识且区别于工学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任务艰巨。2022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指导和部署下,工程教指委以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重大课题的形式,再次开展对工程类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的编写研究。在广泛征求各培养单位、指导教师、企业行业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深入系统研究及多次论证,制定并提出了《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兼具系统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包含了编制目的与依据、学位论文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学位论文类型和相关要求,对培养单位管理部门、学位点、导师进行学位论文管理和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区别于学术学位,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侧重于研究重点的实践性、论文形式的灵活性、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论文考核的行业性等特色,正式明确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类型主要包括专题研究类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作品创作)、方案设计等五种形式,分类制定相关要求及多元的评价要素并鼓励各培养单位自行探索其他形式的论文或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工程类学位论文形式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有助于面向行业产业多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呈现出以下特点:

  分类更加清晰。《基本要求》明确了五种形式学位论文的基本定位并对其内涵作出解释,分类提出对作者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将选题要求与内容要求分开单独描述,细化要求选题应直接来源于本行业工程实践的真实客观事件或来源于行业领域实践需求,紧扣行业产业发展实际需要,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和区经济发展,研究真问题。

  标准更加规范。对比2011年版,新版《基本要求》将编写维度从内容要求、编写要求、评价指标3个部分扩展为基本定位、选题要求、内容要求、规范性要求、创新与贡献要求、实践成果展示与评鉴(部分)和评价要素参考7个部分,参考标准的细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基本要求》不仅对论文体例格式和撰写进行了规范,更进一步对学位论文的创新与贡献提出了要求,扭转工程类学位论文理论化的倾向,实质性强化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更加注重将理论应用到指导工程实践创新中,促进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将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学生真研究问题。

  考核更加多元。《基本要求》逐一列举了五种形式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全国范围内不同培养单位参照统一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优化评价机制。除评价要素参考之外,特别对于产品设计(作品创作)和方案设计两种形式的学位论文引入了“实践成果展示与评鉴”环节,要求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形式和程序对成果进行评鉴,探索建立行业产业专家参与评审的机制。通过引入外部评价深入推进校内(外)双导师(组)制的落实,强化提高校外行业导师对学生指导的实效,培养学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要求》的编制和发布,迈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评价改革的重要一步,然而在具体落实中还需进一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目前全国共有400余家工程类硕士培养单位,在此大规模的基础上,如何加快《基本要求》的推进实施,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二是在现有论文评审方式基础上,五种形式的学位论文是否均能在论文评审中获得广泛认可,如何建立符合工程类专业学位特点的学位论文外审和抽查评审办法,开辟相应平台;三是如何遴选出能够胜任五种形式学位论文评审的专家,建立工程类专业学位论文分类评审的专家库仍需进一步探索。接下来,工程教指委将科学制定推广宣传方案和配套解决措施,在学生、导师、行业企业专家乃至整个社会层面推动更新评价理念,形成有助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