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更多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9-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工程师学院)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市政府以及新疆油田、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独山子石化、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中石油西部钻探公司等驻疆石油石化企业于2010年共同创建,并于2011年正式运行。工程师学院坚持“服务需求,特色引领,协同创新,追求卓越”的建设理念,坚持立足新疆、面向西部、辐射中西亚的区域定位,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汇集政府、企业、学校等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突出石油和工程教育特色,开展本、硕、博等多层次的工程技术教育,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石油石化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引领国内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

工程师学院实行“政府主导、学校主办、企业参与”的“政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克拉玛依市政府主要在政策支持、资源调配、利益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学校主要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机制的构建和育人氛围营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企业在实习实践条件和经费的保障、专业实践指导队伍、专业实践课题或项目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工程师学院很好地将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资源有机整合,使其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形成了优势互补、多方受益的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1.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运行体制。工程师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推荐并经董事会任命,同时兼任克拉玛依市政府副秘书长,负责协调学校、政府和企业各方利益,协助副市长制定有关政策,落实协议各项内容。学院下设综合管理办公室,由学校研究生院管理人员和驻疆企业人事组织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协调安排与落实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各项事务。学校负责选派专职辅导员常驻克拉玛依市,具体负责实习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以及加强学生与企业、学生和学校管理部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日常联系。

2.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的密切配合与协同下,工程师学院已建立了校内外相结合、从初级经验系统的课程案例教学——专业实验技能培养的校内实验教学平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校外实践基地——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研究的一套完善的、递进式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平台与体系,极大提升了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保障机制。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工程师学院后均依托研究项目进行专业实践。2012-2014年,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累计为进站实习的117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187个工程实践及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项目约占3.2%,中石油集团公司或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约占6.4%,油田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或攻关项目约占90.4%。克拉玛依市政府投资建成的工程教育基地,为实习研究生提供了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加工、储运、机械、电气、信息及环保等涉及石油石化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的综合实训平台。

4. 组建强有力的学生党支部和班级组织。党支部与班级建设对于增强驻外学生的集体感、归属感,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在研究生进入工程师学院前就组建党支部和班级,把“支部建在连上”,选派支部书记和班长。党支部主要围绕党员发展与教育、学生志愿者活动、学术研讨交流、支部学习等方面开展工作。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班级建设稳步推进,开展了克拉玛依矿史博物馆参观、趣味运动会、新老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活动。

5. 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通过师资博士后制度、年轻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校内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实行企业“双导师”指导制和培训交流与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企业导师的学术素养与指导能力。工程师学院共有89名学校导师和103名企业导师参与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与培养。

6.建立完备的奖助贷体系。在奖助贷上,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等对待;另外,学校设立企业工作站专项奖学金,向实习研究生提供400元/月的西部实习补助并购买两年意外伤害保险;各合作企业为实习研究生提供不少于1500元/月的生活津贴,并且每年报销两次往返校企路费。

工程师学院通过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培养模式,实现了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共享,激发了政府、学校、企业等各方面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显著增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形成了政府、学校、企业、研究生、导师、社会等多方受益局面。2012年,工程师学院成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5年,工程师学院获“第二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学校向工程师学院共建企业累计选派了249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及论文研究工作,基地选派人数逐年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