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集团基本情况介绍更多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7-02

 

一、河钢基本情况

河钢集团(以下简称“河钢”)组建于2008年6月,是以钢铁制造为主业,矿山资源、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能源化工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特大型国际化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拥有一级子公司30家,员工12万余人。其中,境内外钢铁子公司13家,产能合计5000万吨(境外产能500万吨,海外员工1.3万人)。截至2017年底,总资产3762亿元。

河钢总体规模位于安赛乐米塔尔和宝武集团之后,是世界第三大钢铁企业集团,是世界钢铁协会执委会成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单位。

河钢是我国高端精品钢材制造基地之一,产品覆盖除无缝钢管以外所有品种,是我国最大家电用钢和第二大汽车用钢制造企业。核电用钢、海洋工程用钢、高强汽车板、家电板、宽厚板、管线钢、高强钢筋和特钢棒材等品牌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河钢是我国钢铁行业率先实践绿色转型的样板和典范。河钢唐钢被誉为“世界最清洁钢厂”;河钢唐钢、河钢邯钢被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首批企业。

河钢是我国钢铁行业国际化发展领军企业。按照“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定位,形成了以瑞士德高、南非PMC、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简称“河钢塞钢”)、马其顿公司、开普顿公司、克拉赫公司为主要实体的“四钢两矿一平台”海外发展格局。目前,控股运营境外资产70多亿美元,拥有海外公司70余家,海外投资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发布的2017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分析报告中,河钢位列第34位,位居钢铁行业第一,跨国指数达到15.96%,远高于宝武(3.72%)、鞍钢(6.18%)、首钢(9.18%)等国内企业。获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全球化智库CCG发布)“2017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2017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是唯一上榜钢铁企业。

近年来,河钢先后荣获“世界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奖”、“中欧企业合作奖”;获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极强A+最高评级,排名中国钢铁企业卓越品牌第2位。2017年位列世界500强第221(世界钢铁企业第四,我国钢铁企业第二),中国企业500强第49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6位。被世界钢铁协会列为全球钢铁制造企业50强第3位。

2017年,河钢产铁4235万吨、粗钢4571万吨,铁产量同比降低7.28%(钢产量同比降低1.3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65亿元,实现利润102亿,品种钢比例达到65%。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河钢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主要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为愿景,以“代表民族工业,担当国家角色”为使命,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着力构建对接市场、服务用户的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两大核心任务,突出“市场”、“产品”两个关键,推进品种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综合竞争实力和品牌形象的快速提升,走出了一条符合河钢实际、具有河钢特色的转型发展路径。

(一)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集团钢研总院和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室、4个省级技术中心、11个省级实验室、3个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高标准建设的“科研中试基地”,搭建了集团“双层面”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近年来,集团141个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323项。近两年来申请专利3072件(发明专利1100件),年均增长41%。河钢唐钢、河钢邯钢、河钢承钢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起草了《临氢设备用铬钼合金钢板》等国家标准12项;起草行业标准16项;翻译或整理发布国外标准10项。

二是打造全球技术研发平台与行业专业学科龙头——东北大学联合共建“河钢东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产业资源与科研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中科院、中国钢研集团、北京科技大学、浦项、西门子、昆士兰大学、瑞典国家冶金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一流企业,先后建立了20多个战略合作平台,为工艺技术优化、新材料开发、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高端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加入世界钢协、世界汽车钢技术联盟等国际行业组织,集团专家出任“世界钢协技术委员会主席”(技术含量最高的核心职位),显著增强了集团在全球钢铁行业的影响力。

三是嵌入下游用钢行业和高端客户。瞄准下游用钢行业高端需求,以资本合作、共建研发平台、EVI先期介入等多种形式,强化联合研发机制,建立“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高端产品研发中心,为终端用户提供优质材料解决方案。目前,已建成河钢海尔家电用钢研发中心河钢上重高强耐磨钢研发中心河钢中建钢构建筑用钢创新研发中心、“河钢-山东电工电气铁塔用钢创新研发中心”、“河钢-中国汽研汽车用钢研发中心”、“河钢-上海电气金属材料研发中心”和“河钢集团—昆士兰大学可持续钢铁创新中心”。“德国博世汽车用特钢研发中心”“中冶管廊用钢研发中心”的建设正加快推进。

四是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专项。与中科院联合研发的世界首个“亚熔盐高效清洁提钒产业化示范项目”2017年上半年实现投产,促进了钒资源加工制备技术向绿色清洁生产转型;“十二五”期间,承担、参与8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41项河北省钢铁产业技术升级项目,8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十三五”以来,联合承担了“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等15个国家重点专项课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科技研发实力显著提升。

五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3人;省管专家12人,省突出贡献专家21人;“巨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三三三”一层次人选3人。计划到“十三五”末,拥有行业领军人才10人以上,专家级人才百人以上,技术精英千人以上。近年来,面向社会以市场化方式引进100多名高端人才。同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以技术创新项目为依托,选择重点攻关和研究课题,实施“青年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深化联合培养机制,选派技术骨干、访问学者定期到东北大学、世界钢协、昆士兰大学、卧龙岗大学等国际国内学术机构进行系统培养和深造,有针对性地选拔、培育专业领军人才和技术精英。

 

(二)以客户端结构优化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一是全力打造高端客户集群。改变传统的“远离客户端、依赖中间商”的批发式营销模式,在行业内率先实施客户经理制,成立两级客户服务中心,逐步建立起用户导向型的营销服务模式和需求驱动型的商业模式。目前,河钢大客户涵盖了奔驰、宝马、菲亚特、上汽、长城等汽车制造商,海尔、美的、格力、LG、三星等家电商,卡特彼勒、徐工、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中船重工、中石油、中石化、中铁建等大型国有企业。大客户月均签订合同量超过100万吨,占内贸总销量三分之一以上;月均销售品种钢占总销量的70%以上。

二是坚定不移走品种质量高端路线。坚持以“客户结构高端化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为主线,以满足高端客户个性化需求为重点,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力度,逐步退出普通产品的“低端循环”。汽车用钢取得O5板批量稳定供货的突破,实现了名牌乘用车“整车造”,销量居国内钢铁企业第二位;高级家电板实现国内高端品牌“全覆盖”,销量居国内钢铁企业第一位;核电用钢、海洋工程用钢、高强建筑结构用钢、锅炉及压力容器用钢、高强含钒抗震螺纹钢筋、高强耐侯铁塔用钢成为国内第一品牌;重轨产品顺利通过国内CRCC钢轨产品年度现场审查和欧盟认证,成为国内首家具备欧洲钢轨市场供货资质企业。以中国名牌“舞钢牌”为代表的宽厚板产品长期处于行业引领地位,其中4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80多个品种替代进口;调质海洋平台用钢、180mm厚F级海工钢、核安全壳用钢板、高合金临氢铬钼钢板等产品成为当前国内不可替代的产品,广泛应用在“5万吨级半潜船”“‘华龙一号’核安全防护门”等高端用钢领域特殊钢棒材产品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高铁扣件弹簧钢占有国内60%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第一。“燕山牌”螺纹钢成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首选产品,广泛用于北京副中心、北京文化中心、北京新机场、亚投行总部、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

河钢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比例由2014年的29%提升到目前的70%,高端产品产量由2014年的438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1657万吨。

(三)以生态优先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一是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投入。河钢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走“以低消耗、低排放和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发展道路。近年来,累计投入165亿元,实施了430余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有效提高了能源资源使用和循环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实施抑尘除尘、钢渣气淬、负能炼钢、CDQ(干熄焦)、CCPP(燃气蒸汽联合发电)、TRT(高炉煤气余压发电)、散装料仓封闭存储及运输改造等行业领先的节能环保技术,建成世界一流、华北最大的污水处理中心,亚洲最大的全封闭机械化原料厂等行业标志性示范工程,引领了行业绿色发展。吨钢综合能耗完成591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2.39立方米,利用二次能源自发电比例达到60%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COD等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钢铁企业清洁生产一级标准要求,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河钢被中钢协誉为“创造了钢铁企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成功典范”。2016年,集团凭借“城市中水替代地表水、深井水作为钢铁生产唯一水源”,获得世界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卓越奖,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二是坚定不移带头去产能。河钢把“去产能”作为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政治任务,在近几年累计淘汰烧结及球团产能1419万吨、炼铁产能560万吨、炼钢产能684万吨的基础上,河钢主动自我加压,提出2016—2017年再度压减炼铁产能260万吨、炼钢产能502万吨。2017年9月底,河钢全面完成产能压减任务(共关停拆除高炉5座,转炉5座)。

三是业内率先启动《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5年10月,河钢在业内率先制定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以“绿色、高效、节能、低成本、优质”为目标,巩固提升绿色发展品牌优势,推动河钢实现“绿色制造、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物流和绿色矿山”“六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总体布局,力争到“十三五”末,河钢节能环保水平国际领先,保持行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地位。2018年,河钢唐钢、河钢邯钢均入选我国绿色制造企业名单。“十三五”期间,河钢将再投入30亿元,加大节能减排改造力度,确保排放指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环保水平、循环利用和能源效率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持续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四)以全球全产业链布局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

一是强化全球资源掌控,2014年完成了南非PMC矿业公司的收购。通过收购PMC公司,成功掌控了南非最大的铜冶炼厂和年产销量约20万吨的世界级蛭石矿。同时,也占有了开采过程中伴生的2.7亿吨、56%品位的磁铁矿,为钢铁生产提供了低价优质资源。近年来,该项目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成为我国对非投资的成功样板。

二是强化全球营销平台掌控,2015年完成了全球最大钢铁营销服务网络——瑞士德高公司的控股收购。河钢控股德高,首开中国钢企轻资产收购先河。目前,德高的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全球,拥有3个钢铁和1个耐材生产公司、3个贸易公司、5个加工配送中心、15个分销中心。在全球设有76家办事处,在111个国家从事商业活动,与全球331家钢厂建立业务关系,全球客户达44000多家。通过收购德高,河钢迅速拥有了遍布全球的营销服务网络、金融贸易平台、资源配置平台和国际化人才整合平台。

三是契合我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完成了对塞尔维亚唯一国有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的收购。2016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简称河钢塞钢)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的殷切期望。河钢牢记总书记嘱托,举全集团之力支持河钢塞钢发展,通过输入管理、技术,发挥整合配置全球资源优势,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河钢塞钢扭亏为盈,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2017年以来,河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改造进程,河钢塞钢全年实现利润2亿元。

河钢将着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求投资项目,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取得新的突破。同时,加强海外公司运营管控,重点提升河钢塞钢、德高公司、南非PMC公司、香港公司等实体企业盈利水平,全面提升海外投资收益。2017年海外板块实现利润20亿元。

(五)以管理创新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一是建立了协调统一的集团化管控机制。集团总部突出战略管控和财务管控职能,掌控企业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着重研究“干什么”。在集团管控下保持子公司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地位,集中精力抓落实,研究“怎么干”。在确保集团整体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发展培育子分公司自身竞争优势,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

二是建立了低资金保障下的全新生产运营模式。针对高盈利期形成的融资规模无序扩张、附加成本居高不下、中间流通环节管理失控等突出问题,通过强化资金刚性集中管控、实施流程再造、清理“外委、外雇、外包”、削减附加成本、实施大宗物料集中统一采购等强有力措施,还原钢铁主业先进性,构建起低成本支撑、低资金保障的生产运营新模式。近三年,集团降低非生产性费用60亿元,连续实现贷款融资总量硬碰硬每年降低30亿元。

三是推动核心优质资源向一线配置。改革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和薪酬分配考核机制,实现“关键人才向关键岗位配置”、“关键待遇向关键岗位倾斜”,着力引导企业核心优质资源向产线和技术、营销一线配置。沉淀在管理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实现了向生产经营一线的“回流”聚集。

四是推动产线成为直面市场的经营单元和创效主体。以钢铁子公司为重点实施以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着力构建以产线为核心的全要素资源配置模式和产销研一体化运行机制。目前,钢铁子公司已组建成立了16个以产线为核心的产销研一体化独立市场单元,为实现由批量化生产向小微化、差异化全新生产组织模式转变奠定了基础。

(六)以盘活非钢资产培育新的效益增长极

一是盘活存量非钢资产。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为导向,积极培育和发展矿山资源、金融证券、现代物流、钢铁贸易、装备制造、钢材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医疗健康、社会服务等十大非钢产业板块,助力主业“瘦身健体”。

二是激活低效非钢资源。整合集团内部具备协同发展优势的产业资源,先后组建河钢能源、河钢化工、河钢新材、河钢售电、河钢碳资产管理等专业公司,打造专业化运营管理平台,逐步发展成为协同效应明显、市场创效能力较强的效益增长点。

三是发展新兴产业。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发挥资源整合配置功能,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由传统产业跟随者向新兴产业领先者、先行者转变。中信集团携手打造能源环保及医疗产业,建成了年产10万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项目,引入医疗产业专业化管理;推进与美国哈斯科、法国威立雅、韩国浦项、德国西门子等世界跨国知名公司的战略合作,寻求前沿产业发展机遇;以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借助政策优势在天津自贸区成立了河钢融资租赁、河钢商业保理公司,拓展了金融产业领域;引入“互联网+”思维和专业技术团队,整合信息产业资源,组建惠唐物联科技公司,布局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发挥气体产业先发优势,引入战略投资,成功攻克高品质“航天氙”提取技术,打破航天领域长期依赖进口氙气的局面,助推国家“实践十三号”卫星成功飞天。

按照河钢《非钢产业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实现集团主业在岗职工5万人,人均劳效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非钢板块5万职工稳定就业并全部消纳人工成本(每年为主业消化近70亿元人工费用),非钢产业收入贡献率达到20%,利润贡献率达到35%

面向未来,河钢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确保到“十三五”末,实现营业收入4000亿元以上,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前100位,实现利润120亿元以上,跨入全球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第一方队,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